水性自消光(哑光)树脂原理及应用优势

西顿新材料
2025-05-07

一、原理解析

水性自消光(哑光)树脂的核心是通过自身结构设计或成膜过程的物理化学变化,无需额外添加消光剂(如二氧化硅粉末)即可实现哑光效果,其关键机制包括:

05.png


1. 相分离与表面粗糙度形成

树脂体系通常包含不同玻璃化转变温度(Tg)的组分(如硬核软壳结构或多元共聚组分),成膜时因收缩率差异或溶剂(水)挥发导致微相分离,形成微米级凹凸表面,散射入射光从而降低光泽。

部分树脂含蜡质成分或特殊官能团(如羟基、羧基),成膜后蜡质迁移至表面或分子链自组装,形成低表面能粗糙层,破坏光反射路径。


2. 粒子堆积与粒径调控

水性树脂以乳液或分散体形式存在,干燥过程中乳胶粒紧密堆积,若粒径分布较宽或粒子间融合不完全,会形成自然的非平整表面,通过光散射实现消光。


3. 化学结构的协同作用

采用核壳结构或支化分子链设计,增加分子间缠结阻力,抑制完全成膜时的光滑表面形成;或引入结晶性组分,通过不完全结晶产生微观起伏。


二、应用优势

1. 环保与安全性能突出

以水为分散介质,不含挥发性有机物(VOC)和有害溶剂,符合严苛的环保法规(如欧盟REACH、中国GB 38508),适用于室内装饰、儿童用品等对健康敏感的领域。


2. 工艺简化与成本优化

无需额外添加消光填料(如二氧化硅),避免了填料分散不均、沉降、耐磨性下降等问题,简化配方设计和生产流程,降低原材料及加工成本。


3. 优异的综合性能

表面效果均匀:通过树脂分子层面调控消光,避免传统填料法的“颗粒感”或光泽不均,哑光效果细腻且稳定。

力学与耐候性优异:树脂本体成膜致密,兼具良好的附着力、柔韧性和耐划伤性,户外使用时耐紫外线老化性能优于含填料体系。

功能拓展性强:可通过改性(如聚氨酯、丙烯酸酯共聚)赋予耐水、耐化学腐蚀、耐高温等特性,满足多样化场景需求。


4. 广泛的应用场景

涂料领域:木器漆(家具、地板哑光涂层)、工业漆(金属哑光面漆)、建筑涂料(哑光墙面漆)。

油墨与包装:哑光油墨(书刊封面、高档包装)、薄膜涂层(哑光保护膜、光学材料)。

皮革与纺织品:哑光皮革涂饰剂(鞋材、箱包)、织物哑光整理剂(绒面质感面料)。

汽车与3C产品:汽车内饰哑光涂层(仪表盘、门板)、手机外壳哑光保护层(防指纹、手感爽滑)。


5. 可持续发展优势

水性体系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,符合全球“绿色制造”趋势;部分树脂可使用生物基原料,进一步提升环保属性。


自消光专家16-9.jpg


三、总结

水性自消光树脂通过分子设计与成膜机制创新,兼顾了环保、性能与工艺便利性,尤其适合对哑光效果要求精细且注重可持续性的领域。其核心竞争力在于“自消光”特性省去外加填料的依赖,从源头解决传统消光工艺的缺陷,推动涂料、油墨等行业向高效、绿色方向发展。


(本文仅供参考;若有技术问题,可咨询在线工程师)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